政策雖利好 污染場地修復道路依然坎坷
今年,專業從事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湖南永清環保動作不斷,先后簽訂了永興縣、新余市等多個綜合環境服務合作協議。據《金融投資報》報道,永清環保,201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449.56萬元,同比增長47.62%;營業利潤4202.75萬元,同比增長256.98%;實現凈利潤3308.17萬元,同比增長165.02%。這主要得益于正在興起且前景廣闊的土壤污染修復市場。政策利好——即將出臺的《‘十二五’土壤環境保護規劃》將進一步拓展壯大該市場,同時,中央將注入300億元用于全國污染土壤修復。
目前,備受關注的是污染場地修復,其與礦山土地修復和耕地修復都屬土壤修復。污染場地,也有人戲稱之為“毒地”,被理解為高污染企業搬遷后遺留下來的場地,這類型土壤一般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或有毒有機物,不再適合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鑒于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地加快,再加上18億畝耕地紅線的限制,可供城鎮建設的用地越顯緊張,污染場地修復不失為一種開源增量的措施。
污染場地修復雖然是形勢所趨,但作為一個初具雛形的行業,發展道路依然坎坷。“目前國內土壤修復產業不明,市場較為混亂,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很大程度限制了行業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指出。
至今,只有北京、上海、武漢等幾個地區明確了土壤修復標準。國家層面上,仍未出臺統一的標準,以致一些地方政府在操作時,無據可依。不可避免地出現修復過度或修復不到位的情況。業內人士認為,標準應該按照土地的使用情況科學合理地制定。污染責任追究無法可依是另一個缺失,企業留下污染,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卻留下了“誰來為污染”買單的困擾。土壤修復投資極高,動輒上億元,法律的缺失無疑增加了治理責任認定的難度。望國家盡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目前,全國污染場地的數量以及污染程度都還沒有明確的數據支撐,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個土壤修復行業的發展。
我國土壤修復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是業內人士的共識。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就已開始了土壤治理實踐,到如今,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土壤修復產業已占到整個環保產業的30%以上。而我國的土壤環境近幾年才被重視,由于起步晚,整個行業的發展難免有些急功近利,行業準入門檻低,甚至沒有相關資質要求,簡單的土木轉移填埋就可以讓企業混入市場。
我國的土壤修復技術大多從國外引進,但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念經,雖然經過國內的公司消化、改進,但真正能大面積推廣的寥寥無幾。國內的一些技術大多掌握在大學和研究院所也手里,但基本上還處于研發階段,離工程應用還有些許距離。當然,市場上也不乏像永清環保、建工金源這樣擁有真正技術實力的公司。
目前形成的土壤修復技術的技術路線可分為原位修復和異位修復。原位修復技術即在現場條件下直接修復污染的土壤,其中比較典型的包括原位氣相抽取技術、原位生物修復技術,以及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原位土壤沖洗技術、原位電磁波頻率加熱技術等。異位修復是將受污染的土壤挖出后用化學、物理方法清洗、焚燒處理及生物反應器等多種方法治理,包括挖掘后填埋和水泥窯焚燒處理等。這些技術各有利弊,在即將舉辦的"2012第三屆化工行業環保治理技術交流會"上,國內權威專家將對這些技術進行分析,甄選出最適合我國化工企業場地的修復技術。
詳情請查看http://www.www.r-mail.cn/subject/2012huagon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