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安全環保融入產業血脈
農藥,是化工行業中與人民群眾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行業之一,直接影響到老百姓“菜籃子”的安全。近兩年來,為了加強農藥安全生產和使用的管理,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措施,針對農藥的污染問題亮起了多盞紅燈:修訂《農藥管理條例》,醞釀出臺《農藥工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乳油有害溶劑限量標準》等標準,對草甘膦進行環保核查,禁用百草枯水劑……這些環保措施不僅在保障農藥的安全生產和使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給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強勁推動力。
環保新政步步緊逼
記者從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了解到,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我國有2400多家農藥生產企業,生產的原藥品種達到600多種,農藥產量已達300萬噸(折原藥),產值超過2600億元,農藥行業為保障糧食安全發揮了保駕護航作用。但由于農藥的特殊性,農藥大量的生產和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我國對農藥生產和銷售采取了較為嚴格的管理,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管理體系,包括農藥生產核準、農藥產品登記、農藥產品生產審批及許可,出臺了相應的農藥質量和技術規范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來規范企業生產。
特別是近兩年,隨著我國政府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以及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農藥生產中產生的污染物的環保化處置成為我國環境治理中的一項重點內容,連續出臺的環保法規和正在制定之中的大氣、水和固體廢物的排放標準,對農藥企業形成了步步緊逼的態勢,讓不少農藥企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鐘華告訴記者,環保問題是農藥行業無法回避的,也是行業發展中要高度重視的,農藥行業環保升級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
“我國政府對環保要求不斷升級,多項農藥相關環保政策的制定與頒布使得環保工作成為農藥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么多的環保法規和措施,給農藥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與此同時,嚴格的環保措施也是一把利器,為淘汰落后、推進產業集約化發展和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李鐘華表示。
環保核查扶優抑劣
為了達到國家的環保要求,大企業要不斷地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做到合規生產;而一些規模小、資金和技術實力差、無力做好環保工作的小企業將會被拒之門外。李鐘華認為,嚴格的環保法規為行業升級整合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抓手,環保措施到位的大企業將從中受益,而無力做好環保工作的小企業將面臨淘汰。
事實上,草甘膦生產企業的環保核查佐證了這一點,而實行環保核查制度也是草甘膦行業獨有的。6月13日,環保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第一批符合環保核查要求的4家草甘膦(雙甘膦)生產企業名單,在首批申報核查的十幾家企業中,只有鎮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優士化學有限公司以及湖北盛泰化工有限公司4家企業順利通過核查。這4家企業均屬于草甘膦(雙甘膦)生產的龍頭企業,都較早地開展了污染物的治理工作。
李鐘華告訴記者,草甘膦是全球用量最大的除草劑,主要用于轉基因作物,在農業部登記的草甘膦企業就多達六七十家。而這些企業在環保治理水平上參差不齊,不公平競爭現象嚴重,一些企業的不規范行為不僅污染了當地環境,而且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我國草甘膦行業在國際市場的形象。對草甘膦生產企業開展環保核查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業環保水平,減少環境污染;另一方面也凈化了市場環境,為合規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
記者了解到,在草甘膦生產過程中。鹽和廢水的排放量大,處理起來有一定困難。無論是采用焚燒還是濕式催化氧化的處理方式,環保設施和運行投入都多達幾千萬元,大企業要想繼續生產就必須加大環保投入,滿足環保法規要求,而一般的小企業是無力承擔的,自然而然也就會被拒之門外。
卓創資訊農藥分析師楊淦認為,對于通過核查的4家企業,以后的生產可能會一路綠燈,而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在生產上必然受到影響,這也使得草甘膦市場供應量有所減少,產能逐步向龍頭企業集中,為后期草甘膦價格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核查達標企業自然會從中受益。
技術難題亟待攻克
隨著環保要求的日趨嚴格,目前多數農藥企業在“三廢”處理上采取了治理措施,但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升級,農藥行業中“三廢”處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廢渣,以前企業多是按照危險廢物采取填埋處理,而現在許多地方是不允許填埋的,農藥企業的廢渣就必須交給專業的公司去處理;由于農藥是間歇式生產,非組織性的廢氣排放還不能完全杜絕;廢水的處理也是農藥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點問題,
李鐘華告訴記者,農藥企業的生產有特殊性,噸位小、間歇生產、品種多,而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毒性高、成分復雜、COD高以及含磷、苯、酚、汞等比較難處理的化學物質,處理難度大、投入高。另外,農藥企業會在1年當中生產不同的農藥品種,“三廢”的排放成分各有不同,也增加了處理難度。而目前大多數的環保公司提供的“三廢”處理技術,絕大多數僅適用于普通的化工企業,而很少有針對農藥企業的,這也是農藥企業在環保工作中面臨的一個現實困難。
對此,李鐘華建議,農藥企業的“三廢”處理技術要從頭、中、尾三部分抓起。一是從頭做起,就是要改進生產工藝,從源頭上減少“三廢”排放;二是中間部分要增加預處理環節,盡量減少末端處理的壓力;三是在尾端加大處理力度。她強調,最根本的還是要在源頭上下功夫,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在源頭上減少“三廢”的產生是最理想的。
記者了解到,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也在積極加強與各方的合作,一方面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開發和推廣新型清潔生產工藝,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另一方面,積極組織環保技術和設備的供應商,針對農藥行業的特點,與農藥企業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關,開發一些特定的技術和設備滿足農藥行業的特殊要求。
農藥行業環保政策概覽
●2011年,我國開始修訂《農藥管理條例》,目前已完成修訂并有望于今年出臺。
●2013年4月,《農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工作正式啟動,主要對農藥生產中向大氣排放的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惡臭氣體、有毒氣體等污染物提出了限量要求,預計2014年正式發布。
●2013年5月,環境保護部下發《關于開展草甘膦(雙甘膦)生產企業環保核查工作的通知》,開展草甘膦(雙甘膦)生產企業環保核查工作,2014年6月公布了首批4家符合環保核查要求的生產企業名單,2015年底前還將完成第二批和第三批企業的環保核查工作。
●2014年3月,《農藥乳油中有害溶劑限量》標準正式實施,標準要求逐步限制使用二甲苯、甲苯、苯、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5種有害溶劑,力爭3年內上述5種限量溶劑的使用量減少90%以上。
●2014年8月1日,新版的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正式實施,標準規定了387種農藥在284種(類)食品中3650項限量指標。
為了切實解決農藥企業“三廢”治理難題,促進企業實現清潔生產,實現環保新形勢下農藥企業的轉型升級,加強農藥企業與環保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主辦,谷騰環保網承辦的“2014首屆全國農藥行業環保發展論壇”將于2014年10月30日在上海精彩呈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