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
日前,一幅被譽為廣州“清明上河圖”的大型人文歷史長卷《南國商都》在穗、京兩城熱展。這是一幅展現廣州跨越兩千年城市變遷的風情畫卷,這也是一曲由綿長珠江和浩蕩南海交融合奏的外貿經濟交響樂。
在當前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南國商都”的母親河——珠江的戰略意義再次凸顯,令人關注。
這是一條怎樣的河流?歷經著怎樣的變遷與治理?有著怎樣的未來走向?
珠江是我國南方大河,年徑流量僅次于長江,流域涉及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六省(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歷史上,珠江以其優越的地域環境、充裕的水資源滋養了4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哺育了近2億人口,孕育出多彩的地域文化。特別是近三十多年來,珠江三角洲更是和著改革開放的節拍演繹著富庶與文明之歌。
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加劇,母親河珠江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水災害加劇,水資源短缺,水質污染,生態環境惡化……曾經的人水相依圖景日漸失色。
如何逆轉?唯有綠色治理!歷經數年修改完善,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于2013年1月正式出臺了《綠色珠江建設戰略規劃》。
綠源——
守綠色生態屏障
造林285萬畝,義務植樹8500萬株,完成退耕還林及陡坡地治理82萬畝,石漠化治理90萬畝……這是位處珠江源頭的云南曲靖市“十二五”以來實施生態工程、守住綠色屏障的成績單。作為對這份成績單的最好回報則是該市目前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珠江委水保處處長陳文貴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根據珠江委編制的《巖溶地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規范》,珠江流域的水土保持與石漠化治理基本形成了以水為主線,以搶救土地資源為目標,以坡耕地整治為重點,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為手段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珠江上中游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態系統顯著改善,為上中游水生態的改善和修復創造了條件。“2014年珠江流域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1800平方公里,工程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初步改善。”陳文貴說。
在構筑珠江上游生態屏障過程中,貴州堅持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唱響“多彩貴州拒絕污染”。預計“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3783萬噸,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四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別減少24.2萬噸、4.9萬噸、2.3萬噸和0.3萬噸。
為保護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廣西來賓市率先對金秀瑤族自治縣實行“差別考核”,用生態環境保護、旅游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作為指標,代替GDP、財政收入和工業化建設,讓森林變成“綠色銀行”。如今,來賓市又將石漠化嚴重的忻城和煤炭資源枯竭面臨轉型的合山市列入“差別考核”范圍。
東江流域內的江西、廣東兩省各級政府則注重從法制上入手保護上游的生態,建制度、立規矩,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法規。2003年8月,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出臺了《關于加強東江源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議的決定》,形成了全國第一個保護東江源區的地方性法規。廣東自1981年以來,先后制定了《東江水系保護暫定條例》等7個條例和規章。相關專家表示,為了保護一條江,頒布那么多法規和規章,這在全國少有。
綠網——
萬涌凈水匯南海
走進珠江委辦公大樓的一樓大廳,一幅巨型的珠江水系圖映入眼簾。記者驚訝于它的復雜性。
珠江委新聞宣傳中心負責人指著地圖向記者徐徐道來:珠江的確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水系,由西江、北江、東江、珠江三角洲諸河組成。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發源于云南省曲靖市的馬雄山,自西向東流經云南、貴州、廣西和廣東4省(區),至廣東佛山市三水區的思賢滘,全長2075千米;北江發源于江西省信豐縣石碣大茅山,干流在思賢滘與西江匯合后進入珠江三角洲,全長468千米;東江發源于江西省尋烏縣的椏髻缽山,在廣東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全長520千米;珠江三角洲水網密布,主要河道近100條,其中入注珠江三角洲的中小河流有流溪河、潭江、增江和深圳河等。在水圖上,只見三角洲小河流密如蛛網,有如人體的毛細血管,縱橫交錯。相互貫通的水流,自東而西經由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及崖門入注南海,構成獨特的“諸河通匯,八口分流”的水系特征。
據廣東省水利電力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專家介紹,珠江三角洲約有除主干河流之外的河涌12259條,長度29820公里,河道密度0.294條/平方公里。曾幾何時,這些縱橫交織、四通八達的內河涌構成珠三角城市發展的生命血脈,給航運帶來了優越條件。數據顯示,珠江是中國內河運輸僅次于長江的水運大動脈,貨運量約占全國內河運輸貨運量的20%,其中珠江外貿集裝箱運輸約占全國內河集裝箱運量的70%,是一條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這些內河涌不堪重負,陸續變成了一條條“臭水溝”。
為使日漸黑臭的水網重現綠色,珠三角一直走在治水的路上。
2013年7月,《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河涌整治與修復規劃》出臺實施。提出從泄洪整治、截污治污入手,從根本上切斷內源、外源污染,再輔以生態、植物、補水等修復措施,建設人、水、生態環境和諧的河涌體系,實現“水通、水活、水美”,建設“安全河、清水河、生態河”。《規劃》明確了近、中、遠期目標,分三個階段逐漸完成河涌整治與修復規劃。
中山市從“母親河”抓起,將其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先后投入60億元,對貫穿全市的岐江河及各鄉鎮內河涌進行清淤、護岸、植樹、綠化、治污等綜合治理,使內河涌恢復昔日防洪、排澇、灌溉、航運、生態和景觀功能,處處呈現出水清岸綠、碧水長流的嶺南水鄉風貌,改善了沿河兩岸群眾的居住環境,營造出人水和諧的秀美家園。
“目前,我市投入運營的污水處理廠共54間,配套管網超過1808公里,相當于佛山到北京的距離。”佛山市水務局排水科科長劉偉聰告訴記者。而該市南海區實施的“一涌一檔”做法也令人稱道。2014年南海完成了對全區每條河涌進行普查、建檔,建立信息化平臺,掌握每條河涌及其排水口的分布現狀、排污類型、污水來源及河涌水質等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治方案、措施。同時,還選定了電鍍行業作為企業污水管網明管化試點。截至2015年9月,該區內24家電鍍企業基本完成明管化改造。
自從2013年7月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以來,廣州的治水探索突飛猛進,創造了多項“率先”。為綜合解決城市內澇、截污不徹底、初雨和溢流污染等問題,廣州通過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先進城市經驗,率先在全國實施了深層隧道排水系統東濠涌試驗段工程,為我國開辟了一條解決大城市內澇以及保護河水水質的新思路。與此同時,廣州還率先使用污水處理廠廠內污泥干化減量工藝,效果喜人。此外,為更直觀、綜合地反映水質狀況,便于廣大市民更清晰地了解河涌水質狀況,廣州采用WQI指數評價方法,發布包括廣佛跨界16條河涌在內的全市重點整治的51條河涌水質監測信息、河長信息和整治工程信息。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截至2015年11月30日,《廣州市水更清建設方案》51條河涌治理開工率達90.9%,總體完成率為42.6%。
來自珠江委的數據顯示,2014年珠江河口8個監測斷面的水質全年都保持在Ⅰ至Ⅲ類。可見,“萬涌凈水匯南海”的夢想正漸行漸近。
綠聯——
聯防聯治初見效
珠江的治理從來就不是一人一地在戰斗!
珠江委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日報》記者,2007年,珠江委牽頭貴州、廣西兩省(區)的水利和環保部門,建立了“黔桂跨省區河流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主要包括協作平臺建立與運行機制、河流水質信息通報及水資源保護協作會商等。該機制成立一年之后,天峨斷面水質達標率由50%提高至100%,突發水污染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有效改善了紅水河黔桂緩沖區水質狀況,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和環境效益。鑒于“黔桂協作機制”取得的成功經驗,珠江委隨后又積極推進成立“滇黔桂粵跨省(區)河流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共同保護西江的水環境安全。
在珠江下游的三角洲,各方聯動治水的手也握得越來越緊。2014年,廣州、佛山兩地政府聯合發布跨界河涌綜合治理通告,對包括流溪河、新街河、大陵河在內的廣佛跨界16條河涌及相鄰河涌進行綜合治理。佛山市水務局局長李永生告訴記者,至今廣佛兩地政府,各級水務、環保部門始終保持緊密對接,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聯動推進河涌流域治理,力爭做到同步計劃,同步行動,同步見效。據悉,作為上游的佛山南海區,自2008年以來共投入了70億元治理廣佛交界河涌。經過清淤整治、完善截污配套、加強工業、農業污染治理等多管齊下,廣佛接壤區域河涌水質得到了改善。根據近幾年廣佛河(花地河)的水質監測結果,COD、氨氮、總磷等主要指標總體呈下降趨勢。對于廣佛跨界河的治理,廣州也積極作為,截至今年11月底,16條河涌總工程111個子項開工率達95.5%,總體完成率為38.5%。從廣佛兩地完成的項目成效來看,跨界河從水質到景觀都有了全面提升。
2015年12月3日,深圳、東莞兩市再度聯手打響茅洲河全流域污染治理攻堅戰。按照計劃,深圳市在未來兩年將累計建成1155公里污水管網,基本完善全流域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基本完成支流河道整治,建設144公里生態駁岸,新增污水抽排能力243立方米/秒,構建形成防洪排澇骨干體系。東莞市也將投資近23億元啟動茅洲河綜合整治五項重點工程共16個重點項目。兩市領導表示,力爭到2017年茅洲河實現不黑不臭。
2014年珠江干流水質評價總河長2229公里,全年Ⅰ~Ⅲ類水河長占評價總河長的89.4%。數據是枯燥的,也是有力量的。它反映出“綠色珠江”正從愿景逐步變成實景!
站在廣州港的南沙港區,只見海藍天高,吊機林立,一艘艘來往世界各國的巨輪正大進大出,由東江、西江接駁而來的貨船也正在忙碌著裝卸轉運,好一派繁忙景象。
依托這個雄踞在珠江出海口的深水良港,借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之東風,泛珠三角的合作大幕又開啟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