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淮河環保的一雙“眼睛”
圖為霍岱珊(左二)在船上觀測淮河水質。王向靈攝
他原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因揭開淮河治污“達標”的真相而成為全國聞名的“淮河衛士”;他被授予“中國十大法制人物”“改革開放三十年環保人物”“中國社會創新獎”等榮譽稱號。
他說:“還淮河一碧清水,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我身后還有幾千萬老百姓”。他是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村民霍岱珊。
作為淮河最大的支流,沙潁河曾經給霍岱珊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上世紀六十年代,沙潁河河水清可宴茶。船民娶親的民俗風情也讓他迷醉,紅衣新娘和碧水白帆,深烙在他兒時的記憶中,這是他守護淮河家園的“初心”。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部隊轉業回來工作的霍岱珊發現,沙潁河河面上經常漂著大片死魚,離河很遠就能聞到一股臭味。從1994年開始,為了治理淮河水系污染,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投入了大量資金。但1998年初,當霍岱珊來到沙潁河時,河邊照舊有很多死魚。這讓霍岱珊頗為意外,目睹的事實,使他對“水質達標”產生了懷疑。
為了尋找真相,霍岱珊放棄了槐店鎮政府的工作,獨自走過淮河沿線20多個縣市,自淮河源頭到淮河盡頭,行程4000多公里。他自費拍攝了15000多幅有關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作品,《花朵拒絕污染》被全國多家媒體轉載,他被有關部門贊為“淮河環保的一雙眼睛”。
20多年來,霍岱珊為加快淮河水污染治理,反映百姓訴求而奮力鼓呼。他第一個向全國揭露了“淮河十年治污一場夢”的真相和淮河水污染給廣大農民帶來的生態災難。2003年10月,他創辦了淮河流域第一家民間環保組織——“淮河衛士”,目前已有1000多名環保志愿者。他還創辦了“淮河水系生態環境科學研究中心”,推動實施了“拯救淮河希望工程”。受他影響,他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后也成為他手下沒有報酬的“民間環保者”。
2003年起,霍岱珊精選自己拍攝的淮河生態圖片120多幅,制作成105塊展覽板,以“淮河家園的呼喚”為主題,先后在北京、河南、安徽等地進行了70多場(次)展出。同時舉辦“淮河——2億人的生命之河”演講,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15家淮河沿岸污染企業相繼關閉,拯救淮河希望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近幾年,霍岱珊又致力于淮河沿淮村莊的“清潔飲水計劃”。由于長期以來為治理污染四處奔走,他和他的團隊贏得了公眾的信任。鄭州一家企業投資數萬元為沙潁河沿岸的村莊修建了生物凈水裝置,企業負責人鄭重地說:“我們信得過‘淮河衛士’這塊牌子,愿意通過他們為環保做點事。”
近年來,淮河水質有所好轉,上游那些大型排污口已消失不見。在水質變化的過程中,民間公益力量的參與不可或缺。2008年以來,從淮河源頭到洪澤湖,“淮河衛士”建立了8個工作站,“淮河排污口公眾監控網絡”初具規模。
更值得欣慰的是,霍岱珊的工作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他們獲得了“環保直通車”的信息上傳渠道。“我們的監控網絡一直在工作,遇到污染事件,可以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直接向環保部報告。”霍岱珊告訴記者。
“以我們的‘清潔飲水’計劃為例,由于資源有限,現在已經建好的生物凈水裝置只有30多座。如果政府能出面扶持,社會效益肯定遠遠超過現在。在這樣的合作中,民間環保組織可以得到更多來自政府的支持。兩者的有機結合可以發揮出更大的能量,這是一個相互推動的過程。”霍岱珊道出了他目前的努力方向。
去年9月,讓霍岱珊感到萬分激動的是:沙潁河城區段治理工程項目開工建設。“沙潁河城區段治理工程項目建成后,沙潁河兩岸將形成獨具周口特色的生態長廊、文化長廊、風景長廊和財富長廊,將為數以萬計的群眾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和綠色會客廳。”霍岱珊興奮地說。
路漫漫,其修遠兮。“淮河衛士”霍岱珊今年已63歲,但他守衛淮河的意志更加堅定。隔三差五,他就要到淮河岸邊走走看看,他告訴兩個兒子:“有一天我跑不動了,你們要接過爸爸的相機!咱霍家不求所取,只求還鄉親們一碧清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